图片集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老照片 >

有一种记忆,叫“双抢”,回想起来不寒而栗,经历过的年近半百了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9-11 15:44:35    

#你在农村干过哪些农活#

双抢,是农村人最忙最累的时候。抢收,抢插,是为双抢。双抢一季:男人累吐血,女儿累弯腰。孩子忙家务,老人搞后勤。全村无闲人,老牛吐白沫。季节最炎热,祈求别暴雨。就一个字:苦,再一个字累。加起来就是:又苦又累!我是70后,双抢对我来说还有点印象。那真是累呀,顶着烈日在田里帮父母干农活。脚伸到水稻田里都发烫,甚至脚都烂了。那时每年最怕的就是双抢,每年这个月份都要累得掉几层皮,辛酸泪谁知?

双抢是六、七、八十年代农村最令人刻骨铭心的煎熬,可没有在哪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有对此描写的生活场景,希望有哪个编剧、导演能将此搬上银屏幂。农村最累最苦的活我都做过。从懂事起就开始参加双抢。那时候心中最大的理想就是不用种田,走出农村。

农村双抢最苦最累,早稻要尽快收割晒干,田要及时犁笆,晚稻要赶在立秋前插完,骄阳似火的正午又经常变天下雨,有时正在吃饭,有时正在午休,这时什么都顾不上先把晒出去的稻子收回,风雨之后又得重新晒,这一个月是家庭事故邻人矛盾爆发的多发期,吵架打架自杀甚至闹出人命基本上也是这段时间!

我第一次干双枪,因为流汗太多,在脖子上留下一层盐霜!伸手一摸,像砂子一样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是不敢相信。双抢累,躺在田埂上都能睡着。走路太多,汗淌不停,大腿根摩擦温度很高。家里有老人做饭送到田头是很幸福的事,否则累个半死还要自己做饭。

双抢我干过,大约十五天左右,以立秋为分水岭,从小暑后三天开始,到立秋前三天结束十五到二十天左右,很累,白天不停的干,晚上有时候还要加班,可能到十点到十一点,不过吃的好,每天都有肉。感觉人生之中最难熬的就是那十五天,特别累。双抢之后睡了三天。

难忘的记忆,父母都是鸡不叫起床去干活,我们还能睡到天蒙蒙亮,下午彻底黑了才回家,插秧最怕蠓子,咬得痒死。最怕的是蚂蝗,蚂蝗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害怕的动物,做梦都能吓醒,终生的噩梦……就是因为“双抢”拔秧时,腿上爬满了蚂蝗,那个时候,每年夏天,我两条腿都是溃烂的地方,蚂蝗围着溃烂的地方围成一个圈挤着一起吸血……只要想到那个场景。头皮发麻,呼吸急促……双抢真的是劫难,白天太阳晒,晚上蚊虫叮,食的是白饭,喝的是塘水,手伤脚伤不下岗,童叟田中忙。如今忆及当年事,依然心发慌。那时农民真苦真难!

从记事起到20岁,年年参加双抢。我们那边纯粹是人工作业,没有脱粒机,我们要把稻谷在田里打捆好,每捆7、80斤,用肩挑回村里稻场,距离得有2、3公里,田间地陇路难走,途中不能歇不能放地上,因为放地上后再很难挑起来了,对于那是只有10几岁的我来说,肩膀那种酸痛刻骨铭心,今生难忘,现在农村好多了,只种一季,基本机械化了。

正是由于十三岁开始,每到“双抢”季节,七月底至八月初,室外那么高的气温,要帮忙父母做割稻、挑稻、整田、抽水、插秧等农活,才坚定了自己定要好好念书,“农转非”逃离农村的信念! 二年后,理想终于实现,中专考到了城市,念书四年,暑假放假回家,每到“双抢”,仍要干!但心是甜的,因毕业后分配工作,不用当农民了!四年中,九月初开学返校,全班就自己晒的黑黑的,一身士气,同学们则白白胖胖。自己每天洗澡拼命用水冲洗身体,冲不白干活被哂得黑黑的皮肤,也冲不散心中的那份自卑!

最担心就是抢场,稻子刚铺好晒,一会天黑了,暴雨就要来了,如果抢收的慢,稻子就会被雨冲走,那么这么多天的劳动和付出,付之东流。

双抢的时候可不是孩子忙家务,孩子都是主力。收时都是父亲拉谷穗回,母亲和孩子们割。种时母亲扯秧苗,父亲挑秧苗,孩子们插秧。都是分工合作,分秒必争。孩子们唯一中间能歇一下的时候就是中间犁田,那时候没有机耕,全靠牛,花的时间长,能稍歇下下。我7-8岁时就能一天插一亩,现在人到中年,反而连锄头都不会拿了

种过水稻的,五,六十年代的人,都知道双抢是什么情况。顾名思义,就是抢收抢种。双季稻,春天要在谷雨时候插秧。秋季稻必须在立秋前半个月就要把秧插上。这就是双抢,季节不等人。农民最辛苦,农民最知道季节。现在“双抢”季节,坐在办公室,吹着空调,处理着公务,望着窗外的热浪,时常想起“双抢”时的艰辛!有时梦见自己插秧,弯腰从双腿向后望——好长的距离,还要插多久才能插完,一着急,从梦中惊醒! 现在老家村村通马路,用上自来水,有线电视,变化很大,生活条件和城市差别不大,不变的,是浓浓的乡情!乡亲种田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了! 时代在进步,我们每个人也都在进步,未来只会更好!